热疮是指发热或高热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种急性疱疹性皮肤病。宋,《圣济总录》云:“热疮本于热盛,风气因而乘之,故特谓之热疮。”本病以好发于皮肤粘膜交界处的成群小疱为临床特征。多在1周后痊愈,但易于复发。男女老幼均可发病,尤以成年人为多。相当于西医的单纯疱疹。 [辨证论治] 一、内治法 (一)肺胃热盛多发于颜面部,以口唇鼻侧多见,皮损为群集小水疱,灼热刺痒;伴轻度周身不适,心烦郁闷,大便于,小便黄;舌红,苔黄,脉弦数。 治法:疏风清热解毒。 方药:辛夷清肺饮加减。 辛夷 黄芩 山栀 麦门冬 百合 石膏 知母 甘草 枇杷叶 升麻 (二)肝胆湿热疱疹发于阴部,易破溃糜烂,疼痛明显;伴发热,大便于,小便黄赤;舌质红,苔黄腻,脉滑数。 治法:清热利湿解毒。 方药:龙胆泻肝汤加减。大便干者,加生大黄以泻下通腑。 龙胆草 黄芩 栀子 泽泻 木通 车前子 当归 生地黄柴胡 甘草 (三)阴虚内热病情反复发作;伴口干唇燥,午后微热;舌红,苔薄,脉细数。 治法:养阴清热解毒。 方药:增液汤加板蓝根、紫草、生薏苡仁等。 元参 麦冬 生地 二、外治法 局部外用药以清热、解毒、干燥、收敛为主。皮损以丘疱疹为主,糜烂、渗出偏重者,以马齿苋水洗剂外洗或湿敷;皮损以糜烂、结痂为主,或向愈时,以紫金锭磨水,或青黛膏、黄连膏等外搽。 [预防与调摄] 1.对反复发作者,应除去诱发因素。 2.保持局部清洁,促使干燥结痂,防止染毒。 3.饮食宜清淡,忌辛辣炙博、肥甘厚味。 4.杜绝不洁性交。 |
验方 >